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我生於香港,前半生在香港渡過。因此,英女皇的逝世,給我頗特別的感受。
『殖民』看似不太光彩,人類歷史的進展也漸漸把它消除。可是,香港卻是在殖民時期,從一個小魚村,搖身一變成為『東方之珠』,擠身『亞州四小龍』中,是名乎其實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歷的改變,是在東西方的狹縫中,在各種因素互動底下所造成的奇蹟。
我就是在這經濟起飛的年代,在香港成長。記得小時候家境貧窮,但生活卻是快樂,社會上充滿活力和盼望。我兩位姐姐年紀輕輕就要到工廠做工,無機會日間升學,但他們都上夜學,努力上進。我二姐就是不斷拼搏上進,最後開了自己的出入口公司,成為老闆。我大學畢業不久便來美國,自己身上沒有積蓄,來美機票就是靠二姐贊助的。從我哥哥開始,我們便有機會享受香港的免費教育。我們不但可以學中國文學、中國歷史,更可以學習英語。當我知道今日的香港學生沒有中國歷史課時,我大惑不解,心想:社會是進步或是退步了?
英國人大排長龍,去紀念英女皇,就連香港市民也是如此。假若我今日身處香港,我想我也會帶一束鮮花,加入排隊的行列。
那時代香港的自由,讓我有機會聽聞福音,成為基督徒,這是我要感恩的。中國共產黨奪得政權後,教會就不能公開聚會,外國宣教士及機構亦要撤離。隨著大量難民進入香港,不少宣教機構也決定搬到香港,等候機會。結果是香港這彈丸之地,卻擁有很多宣教機構、神學院和教會,比例之多,不單是華人群體中最多,更是全球之冠!
我就是在這『殖民』時期,認識耶穌的!而香港的教會及神學院,於中國開放後,也在建立中國教會上扮演重要角色。
耶穌活在世上時,也是活在羅馬政權的『殖民』時期。有學者指出,神選擇那個時期、那個地方介入,是因那是最適合福音向全世界擴展的時空。當我們回望自己一生時,知道事情都不是碰巧而生,神的帶領和恩典都在其中。世界的歷史不也是一樣嗎?神是人類歷史的神,是每一個國家的神。每個國家的發展,都在神的主權之下。神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
〔歡迎純正成員投稿『純正快訊』,彼此交流。請把分享電郵魏牧師或劉傳道。多謝!〕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 詩篇 100:3
『曉得』是很重要的,因為一般而言,『曉得』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舉例說,如果我們『曉得』前面的道路被封蔽了,我們自然會選擇新的路線,繞道而行。世界上的知識很多,互聯網上充斥不同的資訊,我們要知道甚麼呢?詩人提醒我們,重要的是『當曉得耶和華是神』。
『耶和華是神』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詩人給我們一些十分具體的指標。首先,神是創造者。看見一部汽車、一架飛機,我們可以肯定背後有設計者和製造者。宇宙何其浩瀚、人體何其奇妙,都遠比汽車飛機複習,難道背後就沒有設計者、沒有製造者嗎?創造論需要信心接受,但不要忘記,進化論也同樣需要信心去接受。
聖經不只說我們是神造的,更說我們是『屬他的』。神不但創造我們,神會繼續眷顧我們、負責我們的福樂。很多人一生尋求的,就是一種歸屬感。家庭建立了、事業學業也做得不錯了,為甚麼總是有一種失落感,揮之不去?因為,人是『屬於』神的,若不回歸創造我們的神,我們就是永遠地失落。
這種歸屬感,是雙向的。不單我們是屬於創造我們的神,神也『屬於』我們的!『良人屬我,我也屬他』(雅歌 2:16) 就是最直接的描寫。神是屬我我們,是我們最寶貴的擁有、是我們的榮耀與喜樂!
多明利加共和國: 五旬節教會領袖呼籲立法當局援引會眾中的法律專家,去重新審視一項有關私隱、名譽、形象的法案。主教 Aquino 表示,該法案缺乏足夠的公眾討論,『這也是看似無休止的爭議在社會爆發的原因』。擁護新聞自由人仕也反對該項法案,認為將會把誹謗控訴變得太容易。現時尚未肯定,有關條例能否應用在網絡平台的用家。(『今日基督教』 2022年 9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