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園地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    約翰福音21:3

真是很難想像彼得會說出這句話,要重操故業,回去打魚。經文也接著告訴我們,其他門徒聽見彼得的話,也說要跟他一起去。

我相信大家不會忘記之前發生的事情。主耶穌從死復活,彼得在婦女的提示後,跑到空的墳墓,只見裹頭巾和細麻布,卻不見耶穌的屍體。之後,耶穌多次向使徒和跟隨他的人顯現,彼得也身處其中。彼得怎麼仍會說出這句話。

再推前一點,當彼得三次不認主,耶穌回頭望他,他就出去痛哭了。彼得不是為自己的不認主而傷心難過、大哭起來嗎?為甚麼大哭之後,過了短短時間,他就決定要重操故業,把天國的福音忘記得一乾二淨?

我沒有答案,我只知道,自己也像彼得,不少時候,即使確實是深受感動,但不久就打回原形,返回起點,甚至是更差的地步。

主耶穌對彼得和其他門徒的忍耐和寬容實在是超過人的想像。經過一夜勞苦,彼得和門徒都是沒打著甚麼。主卻在岸邊跟他們說話,更著他們把網撒在右邊。當魚多得拉不上來時,彼得猛然醒覺那人就是主耶穌。因為,類似一幕就發生在耶穌呼召彼得的時候。門徒來到耶穌面前,耶穌不單沒有責備他們,更為他們預備了早餐!
耶穌接著問了彼得三次是否愛他,彼得憂愁起來,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約 21:17)

受難節、復活節過去了,但神的接納和慈愛不會過去。讓我們都『感而又動』,不是『感而不動』。更重要的是,能跟彼得一樣,說出這句:『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

魏牧師

〔歡迎純正成員投稿『純正快訊』,彼此交流。請把分享電郵魏牧師或劉傳道。多謝!〕

每週靈修

『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 16:7

撒母耳按神的差遣,到耶西家膏立新王。他看見耶西的長子以利押,氣宇軒昂,以為神所揀選的就是這人。假如你或我落在撒母耳的處境,很可能都會有同樣的想法。畢竟人就是人,我們就是只能看外貌,最底限度,一開始時是這樣。

人總是愛美的,總是被漂亮的外表所吸引,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迴避外表殘缺破舊的人與事。這是不可否認的天性。但外表是短暫的,而且很多時都有誤導的成份。一位成熟的人,漸漸在生命經驗中學習,能看得深入一些,越過了表面,看見了人與事的內涵;而一位成熟的基督徒,就是能看見神所看見的,不單被外貌牽制。

肉體的眼睛看表面,心靈的眼睛看內在。耶穌對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些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 20:29 )信心像一副特別的眼鏡,讓我們看見肉眼所不能看見的。『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 5:7) 生活上的大小決定,都要考慮實際看見的環境。但作為神的兒女,我們也能看到神的作為、神的心意嗎?讓我們不被外表漂亮美麗的人與事所吸引,而是看見神的作為和心意,被神吸引。

宣教角落

敍利亞:過去十二年,敍利亞因內戰、宗教戰爭、外國統治、獨裁政府等等理由,飽經苦困。加上美國擴闊經濟制裁,任何外來援助更形困難,直至最近才見新發展。剛於二月通過的免除令,為地震救援提供了為期一百八十日的時間窗戶。黎巴嫰教育及社會發展會 (Lebanese Society for Educa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的總幹事 Nabil Costa 表示:『若神給你捐助敍利亞的心,請慷慨相助。找一間值得信任的機構,因為把捐贈送達適當的地方,並不容易。』三月十日,世界福音派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 、世界教會協會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及天主教國際明愛 (Catholic Caritas) 聯合發表聲明,詳細說明有關制裁,如何對教會及志願機構在轉移金錢、貨物以援助敍利亞災民上,產生『寒風效應』。大部份銀行都認為相關匯款危機嚴重,難以進行。因此,與鄰國土耳其不同,二月六日大地震後,並沒有大量的外國援助湧入。即使死亡人數達六千、家園被毀的人達五十萬人,這些政策阻礙了國際人道及救援組織將物資送往該國。任何違規,可以被罰款一百萬美元、監禁二十年。當然,對現任政府的不信任,也是原因。(『今日基督教』,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