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園地

『六、四』叫我想起愛國,愛國叫我想起愛神。

成長於殖民時期的香港,沒有強烈的國家觀念。英國政府自信及開放,我們可以自由地讀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我也喜歡到圖書館看不同的書本和雜誌,接觸廣闊沒有限制的思想世界記得中學畢業時跟教會幾位弟兄到著名的肇慶七星崖旅遊,回港時一過羅湖邊境,不知何故,眼淚流了下來。大約七年後,我到了芝加哥讀書,頭一次觀看學校籃球比賽,賽前人人肅立唱國歌,我感動得流下淚來,心中問自己,那一個國家是我的?

愛,是不可以強迫出來的,更不可以設立律例來推行。這個原則放在不同場景都是成立的,包括了家庭、學校、公司等等。任何掌權者要籍權力推動別人愛自己的,結果必是剛剛相反!但假若當權者先愛別人,事事以別人為本,假以時日,對方明白及感受都被愛時,就自然會愛那當權者。那是自然、合理的回應,是真誠的,是長久的。

聖經很清楚的說出這道理。是神先愛我們,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神就為我們準備了救恩,主耶穌為我們死在十架。救恩已經成就,人有『自由意志』去回應神的愛。我們並非機械人,我們不是電腦程式,我們以愛回應神的愛。神在伊甸園清楚說明規範,但讓亞當夏娃自己作決定。約翰福音 1:12 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人的『接待』不是神製造出來的。神的全能,不包括人的悔改。神不能代人悔改,神也不能代人去愛,或者讚美自己。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我是美國人,我愛美國。我不屬任何一個政黨成員,我也不愛任何一個政黨。我是基督徒,我是神的兒女,我愛神。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信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以弗所書 2:19

魏牧師

〔歡迎純正成員投稿『純正快訊』,彼此交流。請把分享電郵魏牧師或劉傳道。多謝!〕

每週靈修

『他(烏西雅)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神,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 歷代志下 26:16

人人都在追求在所做的事情上成功,但很多時都忘記了成功也是很大的陷阱,讓人墮入驕傲之中,成為更嚴重的失敗的開始。烏西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烏西雅十六歲就登基為王。他尋求神,神使他亨通,在民生、軍事上都有漂亮的成續,聖經給他高度評價。可是,『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不強盛的,沒有驕傲的本錢。挑戰是:既強盛,又不心高氣傲。

勝利容易沖昏我們的頭腦,叫人忘記任何所謂『成功』,都是帶著神的祝福,並非人獨自可以完成的事情。世界上有比我們更聰明、更努力的人,他們不一定有同樣的『成就』。我們要不亢不卑地慶祝、享受任何成就,但同時要牢牢記得神的祝福,不要把神忘記了。

人成就越多、地位越高時,敢於直接挑戰及勸導的真朋友會越來越少,而奉承、只懂『拍馬屁』的假朋友卻會越來越來。能分辨這兩種朋友,而聽從真朋友的勸戒,也是逃過驕傲陷阱的重要方法。烏西雅身邊是有敢言的人的,只可惜他沒有聽從。

烏西雅要做的事(在香壇上燒香),表面看來是敬拜神,實際上卻是不討神喜悅的,在禮儀規則和動機上,都是錯誤的,結果烏西雅終生要為此受責罰。失敗一般叫人在神面前謙卑,成功卻容易使人驕傲。看來,我們在追求成功,不斷改善的時候,要更加小心。

宣教角落

愛沙尼亞(Estonia):自從去年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侵略以來,只有極少數的歐州機構同時歡迎這同屬斯拉夫語系的敵對陣營。其中一個罕見的例子,就發生在他們的邊境,在那個擔憂自己是否下一個目標的國家裏。愛沙尼亞是位於波羅的海中,三個前蘇聯邦國中最北的一個。俄烏開戰以來,愛沙尼亞就支持烏克蘭。俄羅斯於二月廿四日開始侵略,那天剛巧是愛沙尼亞的獨立日(日期可追溯到 1918年),有人認為這是俄羅斯刻意的安排。最先對基輔的閃電空襲,也叫愛沙尼亞人回想 1940 年代的俄羅斯佔領。政治領袖穿戴藍黃絲帶,軍方也捐贈武器。一般市民對此暴行感到恐慌,他們四份一帶俄羅斯血統。當絕大部分的大學向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學生關門時,一間福音派神學院卻逆流而行。波羅的衛理神學院 (Baltic Method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一面認同國家立場,指責戰爭暴行,但亦同時堅持在基督裡合而為一。院長 Külli Tõniste 表示:『我們沒有掛出烏克蘭國旗,但舉行了聯合祈禱會,一同哀悼。該神學院於 1994年成立,獲得國家教育部認證,學生有來自拉脫維亞、芬蘭等鄰國,也有來自美國、以色列、尼日尼亞、加納; 但以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三家為主,佔全體學生的 43%。這組合看來充滿火藥味。當院長明白學生的不安時,她保證會持開放的態度,聆聽每一個學生的故事,這包括了烏克蘭難民、祖父母被前穌聯殺害的愛沙尼亞人,和家中有烏克蘭人的俄羅斯人,他們現在非常迷茫,不知道應相信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