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園地

經過了長達三個月、共十三課的『信望愛』課程裝備,學習怎樣關懷癌症病人和陪伴失去親友的人。有成員曾因某一堂課特別繁瑣,一度想放棄,最後在互相鼓勵下,終於一起完成,順利畢業。

經過五個月從角聲癌症協會主任Vivian的教導、資訊、探訪、加入他們的小組和聚會,有著藍圖怎樣組織小組。

經過數年或數月,與身邊患癌症的朋友聯繫,互相支持,他們願意加入。

神讓我經歷癌病、化療,令我體會身為癌症病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這晚上,我帶著興奮和未知的結果,兩群組終於在網上首次會面。雖然開始有些不順利,登入zoom帳戶有技術問題。後來,透過一些準備好的問題,互相分享,認識對方。當聼到大家真誠分享自己喜歡的經文,和說及癌症怎樣影響家人, 及令家人信主的見證,我深受感動。

我們也就小組名稱,互相提議。最後,我們決用『下一站』,你會聯想到甚麼呢?

我想這小組不單止是給予基督徒支持和安慰,亦盼望將來我們能接觸未信主的朋友,讓那些需要支持和陪伴的人,無論身體上的軟弱和精神上的憂鬱,最終能認織神。我覺得『下一站』能帶給人不同的意義和階段,有種期待、未知、冒險、動力的感覺。

當中各人的階段不同:有接受治療,停止工作,在休息的狀態的;有已完成治療,再回到工作崗位;有些退休人士,不斷為主事奉;有些獨自走進曠野,像以利亞一樣,進入低潮孤單狀態,或展翅上騰、或等侍回天家。『下一站』由各人自己定義在哪裏吧!雖然大家在不同情況下, 盼能在這裏互相支持,再繼續下一站。我們將每月聚會一次,請繼續在禱告中支持我們,求神壙張我們帳幕,成為他人祝福,歸榮耀給神。

梅玉英

〔歡迎純正成員投稿『純正快訊』,彼此交流。請把分享電郵魏牧師或劉傳道。多謝!〕

每週靈修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 1:20

約伯說出了一個鐡一般的事實:人不能帶任何東西離開世界,正如人沒有帶任何事物出生。假如一切都是神所賜的,那麼,神取回又有甚麼問題?

我們以為神只能『賞賜』,因此,當我們接受賞賜時(如:升職加薪、畢業、結婚生子、新房子⋯⋯等等),我們就感謝神。當困難挑戰臨到時,或『賞賜』失去時,我們頓時不知所措,以為神離我們而去,覺得自己必定是被魔鬼攻擊。我們大都被寵壞了,視一切為理所當然,從沒想到這些都是我們不配得、不應得的!當這些『賞賜』被取回時,我們便怨天尤人。

到底,甚麼才是賞賜?甚麼是福氣?中國人早早就說了:『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其中實在有很大的智慧。我們以為是祝福的,反而成為日後的咒咀;相反,今日的咒咀,卻鍊成明日的祝福。難怪聖經說:『人在幼年受軛,這原是好的。』耶利米哀歌 3:27

我們實在不能完全明白神的作為,我們只能確認凡事都在神的掌管之中,不論是神主動成就的,或被動容許的,所有事情最終都會達成神的旨意。我們要緊持的,是在所有情況下都稱頌神的名(真的是很難的!),也要尋問要學習的功課是甚麼。

宣教角落

俄羅斯:一位俄羅斯聖彼得堡牧師在降臨節主日,帶著緊張心情準備上講台證道。他將引用『登山寶訓』的經文,宣講反對侵略烏克蘭戰爭的信息,但他教會的高層領袖就俄烏戰爭則採中立立場。座位中另有一個潛在的『地雷』。一位會眾最近帶來一位自幼認識的朋友。這朋友是華格勒顧傭軍團的成員,在行動中受傷。雖然牧師對關係緊密的會眾認識深入,而這訪客也非間諜,牧師實在無法預計信息帶來的影響。之後,牧師與教會領袖繼續關係良好,而那位顧傭軍人也重回前線。牧師要求匿名發表意見:『當然,我們可以參與公開示威,但會被拘捕入獄。對我而言,最有效的是在自己影響範圍內努力,即使那範圍很有限。』俄烏戰爭一年多以來,只有極少數的俄羅斯基督教領袖公開指責戰爭。政府的反應也缺乏一致:少數教會領袖被拘捕或罰款,但其他仍然在社交平台公開發言。但直至目前為止,無任何主要基督教宗派被評擊。這位聖彼得堡牧者,聯同約 25 位其他宗教人仕,期望能籍聖經教導指責那些保持緘默的宗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