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十分年輕的商人,投身政治,參選總統,爭取共和黨的提名。在第一次的辯論中大放異彩,聲名驟升。他是印度移民,父母均是受高等教育、在印度社會階段制度中屬最高級的人仕。他自己先後從哈佛、耶魯畢業,在醫藥界中賺取大量金錢。據說他在耶魯法律學院畢業之前,已是千萬富翁。他的政治立場頗為偏激,說若然當選,將馬上停止對烏克蘭提供任何軍事援助,也會解散國稅局 (IRS)、聯邦調查局(FBI)、甚至教育局。
這人的參選及備受注視,讓我隱約看見一個世代之爭。美國政壇太多老人家了,年輕人實在吃不消。年輕人對現狀也實在太不滿意。突然一位年輕參選人,且能言善辯(他在哈佛時是學校辯論隊成員),難怪能突圍而出。
這也讓我想起聖經中的一個故事。所羅門王逝世,兒子羅波安接位。羅波安面臨一個抉擇,就是要把以色列民的重軛減輕(所羅門王因建聖殿和皇宮,大興土木),還是加重。羅波安沒有聽從侍立先王的『老年人』的意見,他聽從同他長大的『少年人』的意見,更嚴厲苛刻的要求以色列人,結果造成了國家的分裂。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自然不過的事,但不論那一個年代,都有自己的盲點。重要的是,我們能虛心、仔細的聆聽。傳統之存在必然有一定原因,但傳統若不與時並進,自我更新,就必然慢慢變成化石般、沒有生命力的東西。新思維新做法帶來刺激,但若不從歷史中學習,與歷史接軌,也容易流於極端,不切實際,最終是重複以前的失敗。
教會也有不同年代的人,我們要學習、實踐聆聽的功課,把傳統和新穎的思想在聖經真理的光照中揉合起來,我們不是追求新或傳統的方式,而是追求討神喜悅的方式!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 12:2 )
魏牧師
〔歡迎純正成員投稿『純正快訊』,彼此交流。請把分享電郵魏牧師或劉傳道。多謝!〕
說話的神(詩篇第110篇)
最受新約聖經歡迎的詩篇就是第110篇,沒有其他詩篇比這篇更多被引用或提及。第一世紀的信徒,不斷思考、討論、背誦、默想這篇詩歌。
籍著集中在『神是說話的神』這重點上,詩篇第110篇確立了重要的地位。信徒清楚知道自己活在一團糟糕的世界中,有些事情必須改變。他們也知道,自己有所謂的好行為、好動機只會把情況弄得更差。雖然如此,他們同時曉得,這並不是說自己無資格去做些事情。他們看見神如何籍耶穌基督,『在地若天』的實行神的旨意,就被深深吸引著。
他們如何開始實行?他們用詩篇第110篇來禱告。這禱告宣告了當神說話之時,這世界就會按著發生事情。這禱告塑造了信徒對自己、自己應扮演甚麼角色的理解。
(“The Message Devotional Bible”, Eugene Peterson, p. 662)
中國:基督教的增長自 2010 開始,停頓下來。這是皮優研究所 (Pew Research Center) 最新報告的內容。2010年,全國有二千三百萬成人自稱基督徒。2018年,該數字為二千萬。皮優研究所認為差距並非『統計上明顯距離』。在中國基督徒中,宗教活動也陷入停滯。2010年,四成基督徒表示每週有一次參與,而到 2018 年該數字微降至 35%。該項報告指:『部分學者從不同來源取得資料,包括實際調查、宗教團體報告、記者採訪、及政府數字等等。他們說中國基督教正急速發展,並預測到2050 年,基督徒人數將佔人口大多數。』但經過超過十年的數據搜集顯示,『未能確定宗教參與在不斷提升之中,最低限度按崇拜出席及宗教認同的數字都是如此』。皮優研究所上次發表中國宗教報告是在 2008 年北京奧運之前。雖然那報告並未觸及中國基督教的增長率,但也承認『間接資訊顯示,獨立基督徒數字可能極大』。他們這最新的報告特別引用中國政府官方數字,表面看來是充滿潛質的:基督徒人數從 1949 年的 七十萬跳升至 2018 年的三千八百萬。事實是這兩個數字並不能比較,因為兩者的方法及資料來源都截然不同,而且也沒有提及是否包括兒童在內。